【媒體報導】東大關注憨老需求 辦當我們都老後成果展(20191229更生日報)
東大關注憨老需求 辦當我們都老後成果展
記者陳盈貞/報導
牧心智能發展中心籌設「憨老家園」,由國立臺東大學劉麗娟老師指導的通識課程「高齡化議題探討」,帶領學生到牧心進行服務學習,日前舉辦「當我們都老後」成果展,透過攝影、文字紀錄及肢體律動,盼喚起民眾關注「憨老」需求。
學生分成「體操組」及「攝影組」,體操組為憨兒量身打造一套能幫助肌群發展、促進循環的健康操。
學生許功毅說,設計過程中和老師反覆討論適合身心障礙者伸展的動作,為讓憨兒跟得上,動作必須簡單,同時要能訓練各肌群的協調運用。
「憨兒熱情的跳著體操,很有成就感。」經由課程與憨兒長時間接觸,讓許功毅感觸甚深,他說,親近、瞭解他們,才能看見需求,「憨兒為了生活這麼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為什麼我們不能多花點時間幫助他們?」
攝影組學生則深入訪談憨兒及家長,用鏡頭捕捉動人瞬間,搭配簡單而感性的文字,記錄下每一幕為生命奮鬥的畫面,以及雙老家庭的真摯親情,集結成冊。學生賴怡慈說,高齡化議題受到社會重視,而身心障礙者老化速度較一般人快,從憨兒到憨老,需要社會更多關注。
指導老師劉麗娟指出,憨兒老化背後隱藏的是更高齡的主要照顧者,「雙老家庭」的照顧者隨年紀漸長,難以持續提供照顧,「那提早老化的憨兒怎麼辦?」為此,牧心計畫籌設「憨老家園」,她則希望能經由課程,讓學生進一步接觸憨兒,瞭解憨老議題,並用實際行動盡一份心力。
牧心智能發展中心董事長李艷菁表示,憨老的照顧需求非一般養老機構所能負擔,設置「憨老家園」是臺東身心障礙者家長的殷切期盼,希望經由學生的力量,讓更多人關注憨兒老化議題,也相信學生在付出的同時,收到的回饋更多更豐富,「也許無法立刻體現,但種子會在心土發芽,成為未來的養分。」
新聞來源連結: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33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