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媒體報導】不怕術科報考人減、台東大學音樂系走多元化 連年滿招(20250511 聯合新聞網)

不怕術科報考人減、台東大學音樂系走多元化 連年滿招

大學音樂術科報考人數逐年下降,部分大學音樂系設B組不考術科,但這些現象其實表示人才越來越流動多元,台灣整體愛樂素質也上升。圖為台東大學音樂系舉辦音樂會。圖/取自東大管弦樂團粉絲頁

大學音樂術科報考人數逐年下降,部分大學音樂系設B組不考術科,但這些現象其實表示人才越來越流動多元,台灣整體愛樂素質也上升。圖為台東大學音樂系舉辦音樂會。圖/取自東大管弦樂團粉絲頁

大學音樂術科報考人數逐年下降,大學音樂系表示,近年越來越多學生國高中就出國念音樂,前段音樂班甚至有一半出國,自然影響術科報考人數,也有好些音樂系設B組不考術科。但這些現象其實表示人才越來越流動多元,台灣整體愛樂素質也上升。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副教授、鋼琴家范姜毅早年國二就出國,學成才返台任教。他指出,近年因網路資訊發達、尋找國外名師方便,國外學校如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美國胡桃山藝術高中等也從後疫情時期積極來台招生,越來越多學生在國高中階段就出國。

范姜毅說,在此全球化情況,國內大學音樂系招生等於同時和國外學校競爭,高中音樂班名校如武陵高中、師大附中等,一班出國人數占一半。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吸引國外音樂人才來台,造成國內音樂職業競爭更激烈,這當然也使不少家長或學生考量後決定把音樂當興趣就好,比如參與學校樂團等。

武陵高中音樂班組長廖芊蕙表示,近年學生出國比率確實升高,且年齡不斷下降。比如五年前音樂生是在念大一、大二時到國外,但三年前學生開始「無縫接軌」,會在高三甚至高二就到國外,直接跳過國內大考。

廖芊蕙說,現在國外音樂節、音樂營眾多,學生早早想好要跟哪位老師學又怎麼聯繫,也有不少是經曾留學的老師或學長姊推薦建議。以武陵近兩年來說,一班25名學生近半在畢業前就考上國外學校,上學期高二班還有三位學生已赴國外。不過武陵由於身為前段班,招生仍然滿額,並不憂心國外搶學生。

專精打擊樂的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任吳思珊正面看待音樂生早早赴國外,她表示,音樂人才本來就該在全球流通,甚至國內也越來越常見學生在不同階段交錯念音樂班、一般班乃至大學科系,後來都用自己的方式參與音樂,碩士階段來念音樂的也不少見。

部分人士擔憂如此會讓音樂科系學生素質下滑,吳思珊認為,現在的「頂尖」定義和過去不大一樣,過去講頂尖是指很會拉琴,但現在的學生是變得很多元。比如鋼琴、作曲等雙主修的越來越多,甚至有人跨音樂系和新媒體藝術系雙主修,「現在的孩子不那麼傳統」。這也是全球音樂趨勢。

北藝大也向來強調與全球接軌,吳思珊說,音樂系早在創系時就設定同時具全球性與在地性目標,規定所有學生都要學東方傳統樂器,並隨時代進展,設有當代音樂、新音樂工作坊、世界音樂、錄音課乃至各種跨領域實作。種種設計讓向來獨招的北藝大長年穩居國內音樂系龍頭,從未有招生困擾。

「台灣的音樂素質一直進步中。」吳思珊說,雖然音樂術科報考人數下降,但民間熱愛音樂、業餘學音樂者還是很多,音樂教室、民間樂團遍地開花,全國學生音樂比賽B組(非音樂班)的表現也很出色,可見台灣整體音樂素質不能只從體制內預計當職業的音樂科系生多寡看待。「學音樂何必一定要當職業?」

近年也越來越多大學音樂系設有B組,採面試時現場演奏即可,不用考術科聯招,例如台東大學、屏東大學等。其中台東大學音樂系為了學生職涯發展,課程分「演唱奏組」與「應用音樂與音樂教育組」,B組在十九位一般生名額還外加三名原住民學生,現場面試須用演奏(唱)方式入學,全系近兩年招生都滿招。東華大學音樂系乙組與爵士組也免術科大考經年,但須另備影音資料等。

音樂界人士指出,不同校設定目標各異,例如台東大學目標之一是培養音樂教室等基層教育者,這些都是社會所需,不見得每校都一定要培訓出頂尖古典演奏家,各有貢獻就好。

報導來源:不怕術科報考人減、台東大學音樂系走多元化 連年滿招(20250511 聯合新聞網)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