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科技浪潮,研究與教學並進!臺東大學以創新思維培育跨域新人才
擁有深耕研究、在全球學術具領導地位的頂尖科學家,與致力於提升教學品質的優秀教師群,臺東大學持續關注在地需求、連結國際脈動,並在AI引領未來的時代,以創新思維持續培育跨域人才,接軌全世界。
隨著科技創新不斷、AI飛速發展,衝擊高等教育與人才培育,身為計算機領域專家的臺東大學校長鄭憲宗觀察到:「AI發展的核心是知識傳承,而未來人才培育的關鍵在於跨域。」因為AI模型的本質,是將人類智慧透過數據訓練,轉化為機器可應用的技術,因此唯有培育具備跨域能力的頂尖人才,才能善用AI推動產業、技術及學術各層面的多元創新,開啟未來發展新契機。臺東大學站上這股風潮浪尖,頂尖師資團隊以學研領航、落實教學卓越,攜手打造東臺灣跨域人才培育基地。
學研能量領先全球,頂尖科學家引領探索及實作
臺東大學的學術研究風氣蓬勃,根據知名學術分析平台ScholarGPS所發表的全球學術統計最新數據顯示,臺東大學校長鄭憲宗在工程與資工領域及計算機科學領域中,論文產量居前1%,全球排名居前2%;其他包括應用科學系邱泰嘉、黃俊元、吳家慶、胡焯淳、生命科學系李俊霖、資訊工程系張耀中、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許立群等7位教授,也同時入榜總排名前5%,可見東大教授們學術研究頂尖、動能豐沛,發表的論文深具全球影響力。
過去長期專研毛細管電泳分離技術、生物分子檢測與分析、奈米材料合成與應用領域的邱泰嘉教授,學術成果也在全球排名前2%,他說:「我以往的研究大多屬於基礎科學,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成為新應用,是我下階段努力的方向。」他認為化學是一門充滿挑戰與樂趣的科學,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實驗、探索多元領域的應用及前瞻技術,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之餘,更要善用新技術來提升學習效率。
為了打造不一樣的創新課程、鼓勵大學生從服務學習中反思,邱泰嘉教授還與系上老師一起帶大學生到臺東縣立寶桑國中,開設「化學動手做」趣味課程,一方面培養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同時也讓大學生從教學及實作中思考未來的無限可能。
追求教學卓越,績優老師跨域打造創新學習
臺東大學以師範院校起家,長期關注教學,同時也力求創新,112年教育部的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東大獲得5件績優,排名全國前三名,並肩頂尖大學,毫不遜色。長期投入並多次獲獎的體育學系溫卓謀主任也分享自己的創新教學經驗。
前幾年由於疫情影響、遠距教學頻仍,許多大學生入學前尚未學會游泳,甚至畏懼上課,因此他決定調整教學策略,透過有趣的學習心理策略、搭配自由的學習時段,讓學生擁有選擇的權利,引導他們掌握技能,持續進步,最終能挑戰泳渡活水湖與海上長泳。
有鑑於臺東大學的地理位置獨特,山、海、湖兼具,最適合發展戶外冒險教育,溫卓謀主任與系上老師們攜手部落及在地產業,推出潛水、衝浪、登山、溪谷探險、部落文化學習等跨領域課程,培養大學生專業技能,以及應變能力、風險管理技巧,並從實作中學習團隊合作與領導統御等軟實力;近期更與國際學校合作,進行境外移地教學,帶學生到日本參與雪地運動訓練,拓展國際視野。
關注在地需求、拓展國際交流,培養跨域新人才
身為東臺灣高教領頭羊,東大也關注東臺灣在地人才的需求,鄭憲宗校長表示:「東部地區長期缺乏醫護人才,加上高齡化趨勢,對於長期照護的人力需求日益迫切。」為此,東大決心開設照護相關課程與人才培育計畫,並與臺東馬偕紀念醫院簽約共同籌設護理系,打造完善的教學場域、導入智慧醫療學研能量、提供獎助學金,產學攜手共同推動偏鄉健康照護,培育新時代的長期照顧人才。
此外,順應全球化浪潮,東大也持續深化與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包括近期到日本展開訪問之旅,拜訪日本藥科大學、日本女子體育大學、仙台大學及城西大學等多所知名學府,除了深入交流雙聯學位合作及產學經驗外,並共同推廣移地教學、簽訂校際合作備忘錄MOU等,為東大師生開啟更寬廣的學習視野、培養多元跨域能力。
一磚一瓦挺棒球,以利他精神實現永續
不僅聚焦學研、發展創新教學,東大也致力於體育教育的提升,尤其是近期學校發起的「一磚一瓦挺棒球」募款計畫,目標就是在校園內打造一座共融式的森林棒球場,為包含身心障礙在內的學子,提供完善的運動環境。
鄭憲宗校長說:「臺東棒球人才多元,但缺乏高品質且具備通用設計的棒球場。我們希望建造共融式的棒球場,增加適應性運動設備,向各界招手,一起打造兼具生態及休憩功能的場域,成為所有學生與社區共同的體育活動空間。」與自然環境的共融;與社會各族群的包容,是東大打造棒球場的核心精神!
當前科技創新與少子浪潮衝擊教育,高教人才培育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鄭憲宗校長深信:「唯有利他,才能實現永續發展。」未來,東大也將持續導入創新工具與教學,幫助人才發揮潛能、培養跨域能力,並將所學回饋社會,共創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