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華語系攜手忠合宮躍動⺠間文化
傳承與創新相融──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攜手忠合宮,躍動⺠間文化魅力
記者蕭道田/報導
臺東忠合宮,一座擁有76年歷史的台東老廟,俗稱「東港王爺廟」,是後山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攜手臺東忠合宮,於4日舉辦民間文學期末成果發表會,這學期的民間文學課程在簡齊儒教授的引領、洪佳如博士協助教學,修課同學參與民俗祭儀,以臺東忠合宮廟方人員、什家將家將團為訪問對象,用心整理一系列訪談,並再製變身為動靜皆宜的文創作品,設計多款遊戲與繪製繪本故事,期待在成果發表日與民眾共享創作結晶。
教育部教學實踐計畫與地方共學、共好忠合宮以其特色鮮明的駕前將官什家將陣頭聞名,展現濃厚的宗教藝術與文化內涵。此次,忠合宮攜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共同舉辦民間文學課程成果發表會,展現學生對傳統信仰的深刻探索與創意詮釋,為台灣民間文化注入新活力。
近年來,東大華文系簡齊儒老師致力推動臺東地區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與推廣,期待透過年輕學子的一齊投入,幫助民間文化傳統傳承。此次課程設計,通過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肯定,以「海派的王爺:地方舊街的慢日指南」為題,並邀請兒童文學所博士生洪佳如老師偕力支援,帶領學生在課堂認識臺東街區史跡,以臺東忠合宮為核心,觀察從原鄉屏東東港鎮到後山臺東舊街的多段歷程,希冀透過師生田野巡訪,找回老故事、紀錄廟誌風華。且跟著王爺廟回家(東港東隆宮)參與三年一科的迎王醮典,期許學子們以實務應用的創造力,為文化保存與觀光貢獻一份心力,與地方共學、共好。
活動由學子們以廟宇導覽揭開序幕,透過廟宇信徒的故事,深刻且生動了解忠和宮的歷史,並且精心設計、製作精美明信片、祈福卡、圖文小卡、臉譜吊飾等文創周邊小物,只要通過有獎徵答、闖關遊戲等環節,就有機會獲得創作結晶!學子們在設計相關遊戲之前,均虔誠取得神明同意後一一付諸執行,顯示尊重在地信仰的心意,其中,「邢王慶典活動」互動式遊戲,設計初衷與發想,來自於去年農曆十月忠合宮舉辦「平安七星橋消解厄活動」的啟發。透過親身觀察、體驗傳統科儀、祭典,激發學子們的靈感創意。在遊戲中,玩家們擔任﹁王爺﹂的角色,透過一一回答相關題目,尋找專屬自己的生日禮物,過程寓教於樂、饒富趣味。
除了互動式遊戲外,更有學子以故事書的形式,以文字搭配圖畫形式,活潑呈現各種神蹟與溫暖的小故事;訪問廟宇的靈魂人物─總鋪師,揭開隱藏版菜單的神祕面紗;還有將臺東忠合宮什家將們精彩、生動的生命故事,一路以來的扮將心得與練習歷程等精彩呈現。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的年輕學子們以活潑創意,共展傳統信仰文化的嶄新面貌,期許透過與民眾的交流與互動,一起以創意躍動傳統信仰與文化,一起跳進故事裡,深刻體驗王爺信仰的魅力。
報導來源:東大華語系攜手忠合宮躍動⺠間文化(20250104 更生日報)
相關報導:
傳承與創新相融 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攜手忠合宮「躍動」⺠間文化魅力(20250104 台灣新聞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