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媒體報導】東大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暨商機展售媒合會 圓滿落幕(20221121 經濟日報)

東大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暨商機展售媒合會 圓滿落幕

「東部特色產業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暨商機展售媒合會」於11月19日圓滿落幕,這場由國立臺東大學產學營運暨推廣教育處創新育成中心(以下簡稱:臺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辦的大型活動,在產官學攜手合作下,睽違六年於校外的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前廣場舉行,現場展示產學合作的優質產品之外,主辦單位更推出集點活動,準備300份以上精美禮品免費拿,另外更由臺東大學提供價值5000元以上的該校特色產品「東臺珍寶野生牛樟芝滴粒」,來當作當日抽獎的獎品,會場人潮熱鬧非凡。

「東部特色產業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暨商機展售媒合會」於11月19日圓滿落幕,這場由國立臺東大學產學營運暨推廣教育處創新育成中心(以下簡稱:臺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主辦的大型活動,在產官學攜手合作下,睽違六年於校外的TTstyle原創館-波浪屋前廣場舉行,現場展示產學合作的優質產品之外,主辦單位更推出集點活動,準備300份以上精美禮品免費拿,另外更由臺東大學提供價值5000元以上的該校特色產品「東臺珍寶野生牛樟芝滴粒」,來當作當日抽獎的獎品,會場人潮熱鬧非凡。

臺東產官學研與企業共同響應此次活動。 臺東大學/提供。

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親臨會場,他致詞表示,今年首次在校區外辦理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會,讓學校能量被看見。今年更獲得國家新創獎-新創育成獎,相信在協助企業的成果備受肯定。感謝企業與各單位對此活動的肯定。

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親臨會場,他致詞表示,今年首次在校區外辦理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會,讓學校能量被看見。今年更獲得國家新創獎-新創育成獎,相信在協助企業的成果備受肯定。感謝企業與各單位對此活動的肯定。

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致詞。 臺東大學/提供。

臺東大學校長曾耀銘致詞。 臺東大學/提供。

臺東縣政府國際發展及計畫處處長曹劍秋致詞。 臺東大學/提供。

此外,臺東縣政府看重此次活動,由國際發展及計畫處處長曹劍秋代表出席,他強調臺東大學做為臺東最高學府,將學研能量導入東部特色產業,其中今年6月辦理的2022戰國策全國創新創業競賽,吸引超過300組新創團隊參賽,可以見得該校產學的豐沛能量,更將是臺東地區的業者之福,更期待該校創新育成中心的輔導團隊,能持續扮演著在地業者、新創企業的好夥伴。

當日活動吸引眾多民眾參與,同時更提升產學合作的宣傳效益。 臺東大學/提供。

當日活動吸引眾多民眾參與,同時更提升產學合作的宣傳效益。 臺東大學/提供。

臺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資深經理楊春桂提及,今年的產學合作成果展涵蓋不同產業,其中更有近一半為青年創業,不乏從大學紮根培育的創業團隊,可見本校學生的創新創業能量豐沛。此外,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整合產官學研的各方資源,為臺東在地廠商提供制宜的一站式協助「產業加速器」。同時鏈結臺東在地特色產業,為企業提供資源串連等服務,讓企業迅速茁壯成長。

頒發培育企業。 臺東大學/提供。

頒發培育企業。 臺東大學/提供

頒發產學合作感謝狀。 臺東大學/提供

頒發產學合作感謝狀。 臺東大學/提供

當日另一個亮點,由東部生物經濟中心食品生技工廠的李俊霖主任,說明產業六級化及在地特色原料技術加值運用,這也為政府近年所重視的跨產業整合、共同加值的農科政策,在地業者先進可以與會了解。

產學合作產品展示專區。 臺東大學/提供

產學合作產品展示專區。 臺東大學/提供

當日除了由24攤店家現場展示優質產品,並安排中心所輔導的育成廠商進行成功經驗分享。「綠色冀泉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陳宇華談到,感謝臺東大學與育成中心的協助,讓企業在朝向ESG經營上,從創業競賽、以樹養球、森DO旅行到明年度即將辦理的樹光大道、微型創業競賽的不宜於力協助;「陳家麻糬」組長李珮琳指出,過去的麻糬因水份的因素無法加入在地特色水果,感謝臺東大學育成中心的輔導轉介,今年度與該校所設立的東部生物經濟中心食品生技工廠產學合作,成功將鳳梨釋迦等在地特色水果融入麻糬中,創造更多元的口味。

由臺東大學產推處處長謝昆霖(中)抽出活動最大獎臺東大學特色產品東臺珍寶野生牛樟芝滴粒,該校創新育成中心資深經理楊春桂(左一)與得獎者(右一)合影。 臺東大學/提供。

由臺東大學產推處處長謝昆霖(中)抽出活動最大獎臺東大學特色產品東臺珍寶野生牛樟芝滴粒,該校創新育成中心資深經理楊春桂(左一)與得獎者(右一)合影。 臺東大學/提供。

此外,曜妍有限公司執行長謝曜宇,強調本身作為在東部養殖黑蜆的產業,以思考如何運用生技來加值提升公司產值。因此與臺東大學合作過程中,該校創新育成中心協助我們爭取政府資源,並經過一系列的討論、顧客定位、研發、包裝設計、市場布局等,讓曜妍走出自己的市場。

 

報導來源:東大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暨商機展售媒合會 圓滿落幕(20221121 經濟日報)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