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卓溪布農教育 石板家屋感恩學習 (20201111更生日報/台灣新生報)
2020年11月11日
卓溪布農教育 石板家屋感恩學習
圖:試驗教學包括教師團隊、五所國小十五位學生及家長參加。
卓溪/記者黃寓中報導
卓溪鄉布農族民族教育教案編撰計畫於十一月二日在佳心舊社石板家屋進行人文歷史與生態知識試驗教學,包括教師團隊、五所國小十五位學生及家長參加,教導下一代以真誠學習與感恩的心、用身體感官記憶與學習,承續文化傳承使命。
文化局委託台東大學南島中心執行之「卓溪鄉布農族民族教育教案編撰計畫」,十一月二日於玉山國家公園東段的瓦拉米步道及佳心舊社處,辦理佳心舊社石板家屋人文歷史與生態知識試驗教學,由計畫顧問太平國小校長余貞玉率領教師團隊、卓溪、卓樂、卓楓、太平、崙山等五所國小十五位六年級生及家長,安排教案編撰團隊內的布農族籍教師擔任教學老師,進行此一布農族民族教育教案的試驗教學。
此試驗教學是原民地區首次以跨校聯合方式,以卓溪鄉七所國小的布農族教師為教學團隊,共同編撰原住民族教育教案並執行教學,完成以布農人的「家」為主軸的系列課程,並以「Muskunta mulumaq mapasnava我們一起回家學習」為試驗教學的主題及課程內容。
入山前,余貞玉強調提醒五項入山的samu禁忌,說明布農族對於山林萬物及祖靈之敬仰的觀念外,一路上,布農族獵人崙山國小主任AtulTanapima在瓦拉米步道沿途解說,以布農族對於動植物的觀察及知識,帶領大家再次認識祖先生活的環境。 抵達舊家屋遺址,學生們逐一以布農族語報上自己完整的姓名,教師團隊以「家的變遷」課程,引導學生想像布農族人的遷徙後的生活變化。
余貞玉表示,和祖先對話前必須告知自己姓名,所以布農族人熟稔自己的姓名及父母親氏族名,非常重要。 最後在Istasipal家屋進行「布農人的家」、「生命禮儀小劇場」、「Tastulumaq一家人」三堂課程,分別講述布農家屋建築、布農族人從出生到死亡會經歷的文化禮儀、家庭成員組織及分工等內容。
在教學課程結束後,讓所有參與者一同共享一鍋小米飯,帶著收穫、感恩的心情告別家屋,其中地方耆老卓清村長何成忠,以芒草驅除危險為大家領路,並在入山、入舊家屋遺址、入Istasipal家屋三地點前,進行祈福儀式。 文化局長吳勁毅表示,本次試驗教學活動,不單是計畫價值轉換的體現,將能更進一步體驗及學習涉及的相關領域及應用層面。
計畫主持人海樹兒‧犮剌拉菲表示,藉著「我們一起回家學習」的布農族民族教育教案試驗教學活動,結合卓溪布農族師生、家長以及南島中心、花蓮文化局一起回到布農族祖居地,直接進入山林及石板家屋進行教學活動,以真誠學習與感恩的心回到自己祖居地,用身體感官記憶與學習,承續文化傳承使命。
媒體來源: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430282 (20201111 更生日報)
http://61.222.185.194/?FID=14&CID=534564 (20201111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