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當時還是台東大學應用科學系大一學生的陳國益,只用五金行零件加上自製材料,花不到1萬3千元組裝出一個核融合反應爐,沒想到他將實驗成果PO網後,竟被記者引用改寫成新聞,最後使他遭到諸多責難與質疑。陳國益實驗紀錄影片
3年前,當時還是台東大學應用科學系大一學生的陳國益,只用五金行零件加上自製材料,花不到1萬3千元組裝出一個核融合反應爐,沒想到他將實驗成果PO網後,竟被記者引用改寫成新聞,最後使他遭到諸多責難與質疑,近日限電、缺電議題正熱,《批踢踢實業坊》又將此事拿出來討論,這一次陳國益選擇不再沉默,除了解釋自己當年的研究之外,也感慨自從他被媒體黑了之後,現在已喪失了分享的熱誠,許多鄉民知道後都為陳國益打抱不平,「記者真的唯恐天下不亂!」
首先這的確是微量核融合反應,但是不能發電也不是能源新希望,不能發電也不是能源新希望,不能發電也不是能源新希望,因為很重要所以必須說3次。」陳國益解釋,「要產生微量的核反應其實近百年前的科學家就做過了,只要將特定的元素的原子核加速到夠高的速度,撞在一起突破庫倫障壁就可以產生核融合反應,目前人類做不出來的叫做『商轉核融合發電』。」「談談原理的部份,這種裝置叫做FUSOR也叫IEC,已經出現幾10年是被科學家檢視到爛掉並且放棄的東西了,WIKI英文版就有很多資料有興趣可以去找來看看。」陳國益解釋,「國外很多大學跟私人機關都有一具這種展示機,國外有一位叫做泰勒威爾森的人就是做出這個成名,但成名的原因不是做出核融合而是因為14歲就做出來(後來英國又有小學生做出來),所以這東西在國外是見怪不怪的。」陳國益強調,核融合反應沒有想像中的難,只要有適當的燃料、足夠強力的電源、足夠高真空的環境就可以做出來,但這種裝置是不可能發電的。
「因為跟托卡瑪克式核融合裝置不同,他是正負電荷分離的狀態,會產生電荷累積效應,沒有辦法有效的提高電漿離子的密度,所以這只能當作科學演示裝置,還有一個穩定但低量的中子源作為研究用。」陳國益解釋,他所做出的這台「核融合反應爐」原理其實很簡單,「庫倫屏障約(1/4πε0)*(e^2/R)R帶10^-15m(強核力的作用範圍),你能為粒子加速的能量大小=(eV/d)*λ,d是電極距離,λ是真空度對應的平均自由徑。」只要配合足夠高的電壓加速離子,還有適當的燃料"氘元素"(氫的同位素),就有辦法做出極小量、無害、可觀測到少量游離輻射、但不能發電的核融合反應爐。
「事實上,只要有約15K的經費、10^-4torr左右的真空腔體、1萬伏特以上的高壓電、以及門路拿到重水或是氘氣,還有適當的背景知識任何人都做得出來。」陳國益感慨,這只是3年前他因為好玩做的私人科學實驗、「我本人當時很常在網路分享一些自己手做的科學演示的儀器 ,也因為這件事喪失了分享的熱誠,我後來就很少分享一些有趣的科學實驗了。」
當初新聞見報後,他被很多相關科系的老師批評、甚至連原能會也恐嚇要開罰,陳國益回憶,「3年前某台大教授打臉文,其實這也是記者的操弄,哪位教授我後來有找他請教過,哪位泰勒威爾森就是他在美國的學生,還是他當的評委,他當時接到記者採訪,只能看記者給的資訊做出建議,並不清楚我實驗上的細節,才會說真空度若不夠,材料若不對應該沒辦法產生核融合,但那時他並不知道我有氘,加速電壓也夠,真空度也到甚至連輻射計也有,跟哪位教授聊過之後才知道真相,他說他根本沒有說得那麼誇張,他也給了我很多實驗上的建議,非常感謝他。」
3年前,陳國益沒有《批踢踢實業坊》的帳號,所以無法上網為自己辯護,「不過也還好當初不能回,那時被記者弄到很生氣講話也很煩躁」,如今真相大白,許多鄉民聽完他專業解說都覺得十分佩服,「嗯嗯,你說的都對!跟我想的一樣」、「簡單明瞭給推!我文剛組照著這篇去做,也做出反應爐了」,痛批記者不負責任,「神人,請不要為了無知的記者而中斷或改變目標」、「記者再來抄啊,再帶風向嘛」。(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本文照片、影片經陳國益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拷貝轉載》
陳國益實驗紀錄照片。陳國益提供
陳國益實驗器材。陳國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