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新聞媒體】鯽仔魚欲娶某說唱表演圖畫作品展開幕 邀簡上仁教授說唱演講(20170418更生/東森/今日新聞)

鯽仔魚欲娶某說唱表演圖畫作品展開幕 邀簡上仁教授說唱演講

2017年04月19日

記者陳盈貞/報導 


圖:「鯽仔魚欲娶某」說唱表演及圖畫作品展開幕,李金霞(左一)、簡上仁(左二)與臺東大學美產系主任林永發(右二)等人合影。(記者陳盈貞/攝)

以臺灣第一部正港本土臺語兒童歌唱劇為藍本,量身創作的「鯽仔魚欲娶某」兒童圖畫,昨日下午於東大美產系教室舉行開幕活動,邀請臺灣民謠音樂家簡上仁教授說唱演講,呈現一場「聲」與「畫」交集,生動活潑又富有教育性。 
兒童歌唱劇「鯽仔魚欲娶某」,是一齣以動物為主角的臺語文囝仔歌歌唱劇,有趣味性的動物主角個性、擬人化豐富性的想像力,整齣劇活潑生動寓教於樂,是傳承臺語語言、文化、文學和音樂的好作品。 
簡上仁表示,台灣許多兒童都在看外國的故事,其實應先從瞭解本土文化開始,再發揚國際;本土語言常結合人、土地與自然情感,像是月亮的台語「月娘」、太陽則是「日頭公」,充滿擬人化豐富性的想像力,也將此手法運用在兒童歌唱劇「鯽仔魚欲娶某」,讓學童瞭解文學意涵、從歌曲中意會教育功能。 
畢業於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的李金霞透過繪本,讓「鯽仔魚欲娶某」更具有豐富性、活潑生動。李金霞以此劇為藍圖,耗時半年創作出二十三張兒童圖畫,顏色明亮活潑,動物角色趣味生動。 
李金霞表示,公職退休後致力於藝術創作,此作品為自己第一個兒童圖畫作品,在構圖、故事氛圍上有多加著墨,如何將故事呈現為一大要點;其中老虎腳色最難模擬,需表現老虎不恐怖、值得同情的形象,自己花了不少時間思考如何呈現。 
主辦單位國立臺東大學表示,臺灣福佬(閩南)語言,有七聲八調的語音音樂特性,聲調、音域的變化極為豐富,是臺灣的母語之一,更是本土文化的重要資產。在政策及全球化的轉化過程當下,臺灣福佬母語漸漸被遺忘,臺灣的小孩聽不太懂閩南語,也不會講,這是文化的危機。期透過此活動,鼓勵學生能代代接力,把臺灣福佬語言裡的智慧、音樂、文學等寶貴文化資產傳承下去。

相關新聞報導:

更生日報-鯽仔魚欲娶某說唱表演圖畫作品展開幕 邀簡上仁教授說唱演講
更生日報-以兒童歌唱劇鯽仔魚欲娶某為藍本李金霞精心繪製兒童圖畫
今日新聞-傳承本土文化 兒童歌唱劇《鯽仔魚欲娶某》改編兒童圖畫
東森新聞-東大「鯽仔魚欲娶某」說唱表演圖畫作品展 傳承福佬文化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