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南島文化中心】再造歷史現場—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源與重塑計畫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屋落成

再造歷史現場—

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源與重塑計畫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屋落成

花蓮縣政府委託本校南島文化中心辦理「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源與重塑計畫」,107年12月3日在玉山國家公園境內的佳心舊部落舉行Istasipal家屋落成典禮。參訪Istasipal家族家屋必須從瓦拉米步道登山口徒步走約五公里的路程才能抵達,這裡是布農族祖先的生活領域,現在是布農族人的傳統領域。南島文化中心蔣斌主任帶領本校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師生一起再造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注入新血,讓傳承工作更具活力。

Istasipal家屋,並非新蓋的石板屋,而是於家屋原址、依布農族傳統家屋形制與構法進行修復完成。本棟傳統石板屋建築面積為43.19平方公尺,在修復之前家屋遺跡僅餘三面傾圮的石牆、屋內的兩個三石灶、室內葬、幾塊鋪在地上的大石板等遺構。Istasipal家屋是復振布農族石板屋文化與建築工法的新的起點,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本計畫由文化部指導,主要由本校南島文化中心執行辦理,計畫目的秉持文化資產原樣修復的精神,復原布農族舊社風貌,除了修復該棟石板屋之外,也整理家屋周邊的兩塊耕地以及採用生態工法和布農族人的方式手作步道,藉此逐步再現布農族佳心舊部落的文化、社會與歷史地景。修復石板屋的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儀式和祭儀,因此本計畫執行過程也紀錄和復振布農族人的建造家屋的祭典儀式,以及開啟系統性調查布農族人的土地利用知識。

而為了復振布農族石板屋技藝和知識,南島文化中心在2017年11月於卓溪鄉招募Istasipal家族和鄉內布農族人組成20人工班,在布農族石板屋匠師方海輝、伍玉龍先生以及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的帶領下,開辦為期三週的布農族傳統營建技術傳習工作坊,教人傳統的石板屋營建技術。學術研究方面,臺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與布農族耆老採取合作研究的方式,透過口述歷史、田野調查和文獻分析,重現過去石板屋的樣貌;同時也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合作,透過現地考古調查以設想過去樣貌。在建築設計方面,也與澤潤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合作,藉由公司豐富的原住民傳統建築學養和現代建築學的專業,讓抽象的布農族石板屋技藝和知識研究能轉化成可操作的建築工項,並設計出能夠符合當代建築規範又具有布農族文化特色的石板屋。

除了透過跨專業領域的合作尋回佚失的布農族傳統營建技術,計畫執行地點涉及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等機關法令執掌,實際推動更需透過跨部門的合作與法令資源的整合,造就官/學/民三方推動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良好範例,不但有助於推動臺灣原住民族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與傳習工作,更是進一步促進原住民族生活經濟發展與推動傳統領域治理的長遠目標。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