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室】三度封王破紀錄!本校以全國最高分榮獲「2025天下大學公民獎」冠軍寶座
三度封王破紀錄!本校以全國最高分榮獲「2025天下大學公民獎」冠軍寶座
天下雜誌於114年11月7日在臺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舉行「2025天下大學公民獎」頒獎典禮,由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親臨頒獎。鄭憲宗校長在師範學院院長兼USR聯合推動中心主任賴亮郡教授的陪同下,共同代表全校接受這項殊榮。
在今年的評比中,本校以總分8.07分榮獲公立一般中型大學(未滿6000人)組別冠軍,不僅是五大類型學校的最高分,更是全國唯一突破8分大關的學校!自111年首次奪冠以來,在短短四年間三度稱霸「天下大學公民獎」,再度以亮眼成績證明其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與永續發展領域的深厚實力與持續領航的決心。
本屆「天下大學公民獎」調查首次導入評審團制度,邀集產學界8位權威專家共同嚴格把關,評選過程更具專業性與公信力。根據評審團調查結果,本校在各項指標中表現亮眼,尤其在「社會參與」項目中以8.67分高居全國五大類型學校榜首;而在最具代表性的「各校互評」項目中,更以滿分10分的傑出成績再度脫穎而出。此結果顯示,本校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方面不僅具備深厚實力,更持續展現自我超越的創新動能與實踐精神,其在全國高等教育界的影響力與聲望再度獲得肯定。
賴亮郡院長在致詞時回顧學校的永續發展歷程。他表示,十多年前,老師們開始反思:「臺東大學存在的價值是什麼?」當時面對地處偏遠、資源有限的挑戰,師生將「劣勢」化為「優勢」,以自我肯定與創新思維開創學校特色。在「創新轉型計畫」與「特色大學計畫」等一系列發展藍圖的推動下,本校以「打造地方韌性社會」為願景,引導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區,提出回應地方需求的多元方案。隨著理念逐步深化,「綠色國際大學白皮書」應運而生,成為今日各類USR計畫的核心基礎,吸引更多師生投入永續實踐的行列。
賴院長特別感謝歷任校長,尤其是現任校長鄭憲宗對此理念的堅定支持,也向多年來持續投入的師生表達誠摯敬意。他強調:「臺東大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會更加努力!」
作為臺東地區唯一的高等學府,臺東大學始終秉持對社會責任的深切關懷,持續深化與在地連結,積極推動地方創生。自112學年度起,學校將USR專案辦公室升級為「USR聯合推動中心」,由賴亮郡教授兼任中心主任統籌USR計畫,全力投入教育部USR計畫之申請與執行。各學院USR計畫亮點紛呈,人文學院執行「從我到我們:大學與社區跨域共做共好社會實踐計畫」及新通過的「三生有興:大學與社區的在地共創計畫」;師範學院「臺東Y-2計畫:共創山海沙城好未來計畫」,自106年執行至今,將前期計畫累積的經驗與成果外溢至其他部落社區;理工學院「都蘭之蘭調創生—友善土地的共作共好」計畫,推動部落體驗旅遊產業鏈、傳統海域保育管理,以及在地特色原物料產品研發,並將影響力擴及海端、延平、池上、關山、鹿野等地區。生命科學系團隊更協助在地農民提升鳳梨釋迦的田間管理與包裝品質,成功推動外銷,創造農業價值與農民收益。
本校不僅在社會實踐屢創佳績,亦在環境永續方面表現卓越。全校綠化面積高達29.2%,年年持續有效減碳,並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憑藉穩健的環境治理與綠色行動力,已連續4年榮登「世界綠色大學百大排行榜」,113年更躍升至全球第49名、進入前3.5%,成為臺灣環境永續的重要指標。
展望未來,本校將持續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深化ESG治理與數位轉型,並積極拓展國際合作。同時透過「一臂之力獎助學金」及「一磚一瓦挺棒球:臺東大學森林共融棒球場募款計畫」等創新機制,結合教育、社會與環境三大面向,實踐「立足臺東、胸懷全球」的辦學願景,為東部高等教育的永續發展持續深耕,開創具前瞻性的「臺東經驗」。

(圖說)「2025天下大學公民獎」由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左)親臨頒獎予鄭憲宗校長(右)
(圖說)得獎者大合照

(圖說)鄭憲宗校長(左)在師範學院院長兼USR聯合推動中心主任賴亮郡教授(右)的陪同下,代表全校接受「2025天下大學公民獎」冠軍殊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