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營運暨推廣教育處】臺東啟動綠色轉型論壇 產官學研共議低碳永續藍圖
臺東啟動綠色轉型論壇 產官學研共議低碳永續藍圖
因應全球淨零轉型浪潮,本校於114年5月29日在校本部產學創新園區舉辦首屆「臺東綠色轉型論壇」,以「從節能診斷到零碳轉型」為主軸,聚集產官學研代表,共同探索東部地區邁向永續發展的可能路徑。論壇議題涵蓋製造業能源效率、實務節能診斷及農業減碳與循環經濟,致力於建立具在地特色的淨零實踐策略。
論壇由產學營運暨推廣教育處主辦,開場由綠能科技專家鸞成碩綠能科技有限公司張嫻慧執行長發表專題演講。她指出,系統化的節能診斷不僅可提升製造業能源使用效率,更能串聯政府補助資源,為產業帶來減碳與營運雙重效益。隨後登場的「節能診斷實戰」論壇中,中華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趙宏耀理事長強調ESCO績效保證機制的重要性,對中小企業而言更具導入誘因;豐樂產業園區服務中心李旭寧主任則提到,臺東地區工廠規模雖小,卻擁有彈性與韌性,可自設備汰換與二代接班起步,推動節能轉型。
此外,綠能系鍾裕峯教授分享成功大學團隊開發的可解釋型AI(SAI)技術應用於能源管理,實證節能效果達36%,顯示智慧科技對中小企業能源效率優化潛力驚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孫廷瑞研究員也指出,數據可視化與能源費率優化,將是企業未來應對碳定價的重要工具。
在農業主題方面,由台灣氣象服務產業發展協會曾鴻陽理事長主持的「綠產零碳」論壇同樣精彩。竹籟文創有限公司賴彥池執行長介紹南非生物炭技術落地臺灣的實例,不僅協助農民將農廢升級為碳權商品,更實踐經濟與環境雙贏。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副署長蘇茂祥則詳述農業淨零四大策略,強調循環、永續及食農教育的重要性。東部生物經濟中心的李俊霖主任,則展示節能設備導入東大食品生技工廠之成果,說明校園如何實踐低碳製程。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張繼中副研究員則以紫園碾米廠為例,說明有機稻作與稻草再利用技術如何兼顧農民收益與環境永續,呼籲企業投入ESG導向合作。
論壇最終以綜合座談收尾,由產官學研代表共議綠色轉型行動方案。李士畦副執行長分享臺東地區如「臺東米碳足跡標籤」、「金針烘乾節能改造」等落地案例,並透露工研院已與本校展開農業監控設備研發合作。蘇副署長也再次強調,在地農業應透過政策支持與教育倡導,提升國產農產品社會價值,達到環境與經濟的雙重目標。
臺東雖非傳統工業重鎮,卻擁有豐富農業資源與創新潛力,足以成為綠色轉型的實踐基地。未來將持續結合地方產業需求與國家政策方向,深化產學合作與技術落地,打造東部地區兼具韌性與永續價值的淨零典範。
(圖說)胡焯淳行政副校長致詞並為本次論壇揭開序幕
(圖說)開場由綠能科技專家張嫻慧執行長發表專題演講
(圖說)趙宏耀理事長強調ESCO績效保證機制的重要性
(圖說)賴彥池執行長介紹南非生物炭技術落地臺灣的實例
(圖說)論壇最終以綜合座談收尾,由產官學研代表共議綠色轉型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