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產業學系】「2025生活美學與美術產業國際學術研討會」從島嶼尺度出發,探索生活美學與地方知識的在地化鏈結
「2025生活美學與美術產業國際學術研討會」於臺東盛大登場
從島嶼尺度出發,探索生活美學與地方知識的在地化鏈結
美術產業學系主辦的「2025生活美學與美術產業國際學術研討會」於114年5月7日在人文學院正式揭開序幕。本屆研討會以「美・島計:美感態度與地方知識的在地化考掘」為主題,吸引產官學各界人士共襄盛舉,包括鄭憲宗校長、臺東縣政府文化處李吉崇處長、政風處陳世輝副處長、江賢二藝術文化基金會曹詠婷資深專案經理、都蘭山畫院學會林永發院長,以及人文學院靳菱菱院長等貴賓皆蒞臨致意。
鄭憲宗校長在致詞中表示,「美・島計」蘊含量測與規劃的意涵,反映出藝術與設計對美感生活的前瞻構想。尤其臺東這片擁有豐富自然與人文資源的土地,正是進行在地化藝術實驗與美感探索的絕佳場域。他期盼本研討會能成為回應AI時代挑戰、連結地方與藝術的深度平台。
李吉崇處長則強調文化生產的地方性價值,肯定美術產業學系長年深耕在地文化,持續投入藝術實踐與知識建構工作。而都蘭山畫院學會林永發院長也勉勵研討會在邁入第十屆之際,持續耕耘與深化地方美學發展,鞏固臺東藝文的基與未來。
上午場兩場專題演講引發熱烈回響。首先由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學院藝術史與策展實踐課程主任 Francis Maravillas 教授主講〈飲食演繹:反思藝術策劃中的食物美學與政治〉,深入解析食物如何在當代藝術中生成特有的美學語言與政治關聯。隨後,由「都裏工作室」與「揅空間工作室」的共同主持人李佳霖與 Lucas K. Doolan 分享〈藝術・攝影・建築〉的跨域實踐經驗,展現藝術創作如何透過空間轉譯在地性。
研討會下午則展開學術論文發表,共計8篇口頭發表與海報論文,內容涵蓋地方藝術策展、文化政策、生活產業、美感教育等議題,充分回應今年主題所關注的「在地化」與「美感實踐」,展現豐富多元的觀點與研究成果。
美產系卓淑敏主任表示,本研討會自2016年創辦以來,年年皆有創新與突破。除了在議題設定上緊扣時代脈動,也結合展覽、專題演講與跨領域對話,成為全臺少見以生活美學與藝術產業為核心的專業交流平台。
本屆研討會不僅促進學術交流,更進一步凝聚地方文化的能量,並開拓臺東在地藝術走向國際的視野與可能。未來,主辦單位將持續推動相關對話與實踐,打造連結藝術、知識與土地的永續平台。
(圖說)大合照
(圖說)鄭憲宗校長
(圖說)美產系卓淑敏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