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學系】集道士、院士於一身 李豐楙教授主講《優遊洞天》 探討道教的文化藝術與轉型
集道士、院士於一身 李豐楙教授主講《優遊洞天》
探討道教的文化藝術與轉型
具有道士資格的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兼任研究員、政治大學名譽講座教授李豐楙院士,於113年11月4日蒞臨人文學院禮納布講堂,主講《優遊洞天—故宮名畫與仙山遊歷》,透過高清的故宮典藏名畫,深入剖析道教洞天福地的文化內涵,以及元明時代道教藝術的意喻。
李豐楙院士指出,道教「誤入仙山」的傳統典故源自六朝,如梁代陶弘景《真誥‧稽神樞》記載之「世人採藥往往誤入諸洞中」;而此文學傳統在元明時期產生重大的釋義轉變;從早期強調神祕難言的觀念,演變為文人畫家自由遊歷的描繪題材,以元代冷謙的《白岳圖》為例,畫家與劉基同遊黃山時有感而發「前誤入仙山也」,展現文人對仙境遊歷的新態度。
李院士進一步闡釋道教洞天福地的視覺表現形式,因在道教傳統中的「山體」隱喻人體、「遊觀」即是一種內向性的存思觀照。明代畫家張宏的《包山十景》、陸治的《仙山玉洞》等作品,就是善用「過橋」、「舟渡」、「洞口」等視覺主題,象徵跨越凡俗進入仙境的過程。這些作品的前景人物往往極小,以襯托山巖峭壁之高大,呈現凡人面對仙境時的謙遜姿態。
值得關注的是,元明時期的遊仙畫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山人文化特色;畫家多以道人、山人自稱,如方從義號方壺、冷謙自稱黃冠道人等,顯見創作風尚與明代文人圈的品味相呼應,形成有別於「高頭典章」的小品風格。李院士指出,這時期道教藝術的世俗化趨勢,使原本高度神祕的洞天福地觀念得以透過繪畫藝術進入平凡的日常生活。
在仙界體系方面,李院士亦提及宋元時期的《鍾呂傳道集》將仙位擴展為天仙、地仙、神仙、人仙及鬼仙五等,而此層級觀念也反映在繪畫創作中,如傳統的天仙飛昇圖像,以及描繪地仙、神仙參與仙會的場景,豐富了道教藝術的表現形式。
會後面對現場學生關於情緒管理的提問,李院士特別強調藝術教育與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他以台積電工程師在工作之餘選擇到故宮當義工為例,環境的轉換,「幫助他脫離高壓的工作環境,轉而沉浸在另個世界裡面」。李院士指出,在當代社會壓力下,人們需要找到適當的方式來紓解情緒,無論是透過藝術欣賞、靜坐冥想,還是其他形式的心靈提升,都是重要的情緒調節方式。
李院士強調,「情緒教育現在已然成為教育體系中的一環」,老師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紓壓,也要關注學生的情緒。他認為,藝術教育不僅能培養想像力與美感,更能幫助現代人找到情緒出口,這也是故宮博物院為什麼始終是參觀人潮絡繹不絕的文化重地。
李豐楙院士為臺灣道教研究的重要開拓者,不僅是第一位獲得道士資格的教授、院士;著作等身的他,對道教文化、民間信仰及宗教文學研究,更是貢獻卓著。此次演講帶領師生以「帝王級的享受」,在室內安逸的以名畫「遊賞」凡人難以企及的名勝古地仙跡,系統性闡述道教藝術從神祕走向世俗的轉變歷程,展現出深厚的文化意涵,是一場精彩豐富的宗教文化饗宴。
(圖說)李豐楙院士
(圖說) 大合照
(圖說)李豐楙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