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引流造勢:「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的持續共學共作

引流造勢:「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的持續共學共作

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簡稱「人社實踐計畫」)由19位老師及5位博士後研究學者,受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簡稱國科會)補助,自2019年起連續兩期(共六年)執行計畫。與臺東縣南迴地區的台坂、土坂、大鳥、愛國蒲排灣族聚落持續共學、共作,並以平等互信為前提下,團隊持續向在地居民學習山林知識、傳統文化,並開展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符合公共利益的社會創新方案,逐步轉移相關知識及技藝。此計畫旨在由社區居民掌握重要角色,學校團隊則成為地方智庫。團隊先後提出「路與橋」和「流與勢」作階段性的計畫執行原則,引流造勢。

人社實踐計畫認同南迴地區的社區成員有權力及能力評估大學擾動地方的目的及力量,也重視社區成員的話語權和資源分配習慣,以上皆是團隊在設計研究、教學合作及創新實踐方案時的思考及討論重點。經過數年的互相觀察、溝通和試行合作後,彼此之間已經建立紮實的共學、共作基礎。目前團隊積累的學術論文及研討會發表已達30篇,進行學術對話之外,也反思對社區產生實際影響力的程度及改進方向。

近兩年,人社實踐計畫團隊已針對地區醫療服務需求,與地方非營利組織進行適切科技的協作,如推動簡易操作的智慧醫療車預約系統APP,使服務提供者及使用者的溝通更為順暢。研發過程中,團隊裡的博士後研究員林瑋璇博士一方面與地方討論需求,另一方面與團隊的資訊工程及資訊管理背景的老師互動,以整理出適合在地持續使用、管理的APP內容,再與擁有專業技術及具備社會責任的科技公司合作產出APP。一個看似簡單的產品開發,實際上要兼顧在地居民需求、科技在地化、商界社會責任等。這正是大學走出「學術象牙塔」的實例:深耕地方社會、跨領域團隊經營,發展永續的社會創新實踐的方案,並持續產生反思及改進能力。藉此,人社實踐計畫以此及其他行動內容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實踐的教學實例,在通識課程「社會責任實踐」、「里山倡議與原住民生態智慧」、「適當科技與永續發展」、「社區幸福感」及其他系所課程中,與本校學生分享共學、共作成果,成為新穎的教學內容,也讓學生有實作學習的機會。

團隊成員把節奏放慢,先理解地方居民觀點、慣習和經驗,從對方的長期觀察和評估中獲取信任,再提出批判和方案。相關研究及行動已逐步轉化為學習內容,培養學生成為具備人文關懷的社會創新人才。計畫開展至今,已有5位本校畢業生擔任計畫助理,3位新進教師加入計畫。在引流造勢之時,本校一邊履行社會責任,一邊進行教師、學生之訓練,壯大地方創生人才及力量,朝向地方智庫之路邁進。

(圖說)人社中心林瑋璇博士後研究員至達仁鄉老人日間照顧服務中心,進行智慧醫療車預約系統APP教學。    


(圖說)達仁鄉老人日間照顧服務中心的居家督導,正在學習智慧醫療車預約系統APP的網頁版後台管理。

(圖說)社區幸福感課程安排至土社區發展協會校外參訪,讓學生了解在地故事及學習地方經驗。    

 
(圖說)社會責任實踐課程安排至大鳥部落校外參訪,使學生透過實地走訪及體驗活動以了解部落文化,並學習如何製作具備在地文化知識的實境遊戲。     
    
(圖說)適當科技與永續發展課程透過飲食及SDGs桌遊,增進學生對臺東在地知識的認知,並對SDGs的內容更為熟悉。

    
(圖說)里山倡議與原住民生態智慧課程安排至都蘭部落校外參訪,讓學生學習里海知識,並與部落族人一同圍圈唱歌跳舞。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