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通識教育中心】多元語文演講(II) 「從語言看文化」

多元語文演講(II) 「從語言看文化」

本校通識教育中心本學期第二場多元語文演講於11月21日舉行,由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許展嘉副教授主講,講題為「從語言看文化」。

許老師以今年舉辦的「第一屆台灣中學生語言科學科展」中,參賽學生提出的主題破題,帶領學生了解語言和社會、語言與文化之間的互動。在語言與社會的互動上,講者說明影響語言使用的社會因素包含「社會階層」、「種族族群」、「性別」和「地理環境」,並說明語音、族群的特有語法、句構、命名、稱謂、區域特有用詞…等如何反映這四個社會因素。

關於文化層面,許老師談論了兩個研究:從餐廳菜單看飲食文化,以及從Dcard用語看台灣文化。研究結果發現,相較於中、低價位餐廳,高價位餐廳的餐點種類較少,菜單上較常出現食材來源與主廚精選,也較常出現罕見、冗長、辭藻華麗的單字,並強調異國情調和香料使用。許老師也引述知名的飲食歷史學家Erica J. Peters的言論,說明人們吃下的東西,不只反映出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更反映出他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許老師先論及Dcard的歷史、受歡迎程度、使用方式、匿名性、使用者特質等面向,並說明其以「台男」、「台女」為關鍵詞的研究。分析相關貼文後,歸納出台男的貼文通常會呈現「噁」、「渣」、「厭女」、「自大」、「雙標」等特質,而台女的貼文則常常與「雙標」、「狡猾」、「拜金」等形象連結,這些文字反映出Dcard使用者對於這兩類人的評價、印象或想像。

通識教育中心郭美女主任表示:「語言不只能表達個人想說的話,人們說的話或使用的文字,也反映出他們代表的社會面與文化面。」許多同學都表示:「本次演講非常有趣,平常經常使用的Dcard以及餐廳裡的菜單,原來有這麼多社會和文化表徵。」

本場講座透過生活上的實際語言使用,讓學生對於語言,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語言反映社會和文化,而社會和文化也影響語言。

123

123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