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通識教育中心】通識教育講座「書寫:在自我與人際之間」

 

通識教育講座「書寫:在自我與人際之間」

123

撰稿:王蕙瑄助理教授

音樂、藝術和文字,能夠帶給人心強大的療癒力,11月19日的通識教育講座,邀請到名作家平路,以她多年在書寫當中的體悟分享給大學生「書寫:在自我與人際之間」。

從自己的跨領域背景聊起,平路笑稱自己放棄高薪和前景看好的工作與福利,只為了傾聽內心的聲音,於是從台大心理系跨越到美國愛荷華大學教育統計,再到數理統計碩士,最終又回到臺灣、回歸文字寫作的世界,看起來好像學非所用,但一寫多年,她沒有一天後悔過當年的選擇。

關於書寫,平路老師用小王子裡的話鼓勵大家:「你以為忘記的事,從來沒有真正的忘記。」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童年,每個人的記憶和內心是那麼的複雜多層次,只有你自己可以打開那扇門窗,凡是度過童年的人,都已經為自己積攢了足夠一輩子的寫作力,在自我重述中,療癒自己。

以她近期一本使用社會事件為藍本的心理小說《黑水》為例,無論新聞媒體或判決書,都充滿了其他人的自由心證,卻沒有當事人內心的視角和態度,在揣摩每個角色的內心世界時,寫字的人會驚訝的發現,無明所繫,彷彿能夠更貼近人的真實內心,更能接近事件的本質。同時,《黑水》也探討人與人、事之間的距離分寸,平路以蜘蛛網意象來譬喻人面對各種事物的情勢──「其網之線,珠玉交絡,以譬物之交絡涉入重重無盡者。」再引越南僧侶一行禪師的〈請以真名呼喚我〉談人際的聯繫。

演講尾聲,平路老師讓大家試著去描繪自己的父母,關於父母的內在喜好與外在模樣,事實上也是她的另一本作品《袒露的心》所揭露的,我們的內在其實乘載著我們的父母、他們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當我們去理解他們的童年、文化、心理,當一層一層撥開以後,才能說真正理解了自我,也才能夠說靠近另一個人。

最後,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郭美女老師呼應平路老師提到音樂藝術閱讀會映照自己相似的經驗,勉勵同學傾聽自己的內在啟示,並保持內在心絃的柔軟、與感受力。

123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