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通識教育中心】「食事求是~在地農業資源探索與食農教育體驗」活動

 

通識教育中心

110學年度「食事求是~在地農業資源探索與食農教育體驗」活動

 撰文:曾瓊瑤助理教授  通識教育中心於10月30日星期六舉辦「食事求是~在地農業資源探索與食農教育體驗」,共有38位師生前往池上米鄉休閒農業區、關山親水休閒農業區以及鹿野農遊樂園,體驗食農教育的精神。     體驗行程共有四站,第一站是阿裕火龍果園,認識了紅龍果的生產環境,也進行果醬手作的體驗。第二站是池上金色豐收館,體驗稻草健康搥打棒的DIY。第三站前往關山米國學校,認識米的加工過程並體驗製米工序,同時以手做麻糬與飯糰為晚餐。第四站抵達鹿野,在「饗嚮台東」農遊樂園中體驗洛神花蜜餞的製作。     參與的學生表示,能透過活動認識臺東,體會平常不會親手做的農事與食物,對於「感受產地與餐桌之間的關係」有進一步的體會。通識教育中心郭美女主任表示,透過食農活動,培育學生友善大地的農作精神,是作為綠色國際大學重要的責任,也是身在臺東的幸福感來源。

 撰文:曾瓊瑤助理教授

通識教育中心於1030日星期六舉辦「食事求是~在地農業資源探索與食農教育體驗」,共有38位師生前往池上米鄉休閒農業區、關山親水休閒農業區以及鹿野農遊樂園,體驗食農教育的精神。

    體驗行程共有四站,第一站是阿裕火龍果園,認識了紅龍果的生產環境,也進行果醬手作的體驗。第二站是池上金色豐收館,體驗稻草健康搥打棒的DIY。第三站前往關山米國學校,認識米的加工過程並體驗製米工序,同時以手做麻糬與飯糰為晚餐。第四站抵達鹿野,在「饗嚮台東」農遊樂園中體驗洛神花蜜餞的製作。

    參與的學生表示,能透過活動認識臺東,體會平常不會親手做的農事與食物,對於「感受產地與餐桌之間的關係」有進一步的體會。通識教育中心郭美女主任表示,透過食農活動,培育學生友善大地的農作精神,是作為綠色國際大學重要的責任,也是身在臺東的幸福感來源。

 撰文:曾瓊瑤助理教授  通識教育中心於10月30日星期六舉辦「食事求是~在地農業資源探索與食農教育體驗」,共有38位師生前往池上米鄉休閒農業區、關山親水休閒農業區以及鹿野農遊樂園,體驗食農教育的精神。     體驗行程共有四站,第一站是阿裕火龍果園,認識了紅龍果的生產環境,也進行果醬手作的體驗。第二站是池上金色豐收館,體驗稻草健康搥打棒的DIY。第三站前往關山米國學校,認識米的加工過程並體驗製米工序,同時以手做麻糬與飯糰為晚餐。第四站抵達鹿野,在「饗嚮台東」農遊樂園中體驗洛神花蜜餞的製作。     參與的學生表示,能透過活動認識臺東,體會平常不會親手做的農事與食物,對於「感受產地與餐桌之間的關係」有進一步的體會。通識教育中心郭美女主任表示,透過食農活動,培育學生友善大地的農作精神,是作為綠色國際大學重要的責任,也是身在臺東的幸福感來源。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