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通識教育中心】通識講座-吳文希教授主講「永續發展應有的農業認知」

通識講座-吳文希教授主講「永續發展應有的農業認知」

國際永續視野以農業為起點,校內防疫措施從雲端出發

1100514_通識教育講座_吳文希老師

 

撰稿:王蕙瑄助理教授

近來氣候異常溫度提高,國內疫情的嚴峻亦同步升溫。本次通識教育講座邀請到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榮譽教授吳文希老師,在5月14日為臺東大學學子開講〈永續發展應有的農業認知〉。

暨去年年初(2020)啟動的防疫措施之後,因應目前第二級疫情警戒標準的「停辦室內百人以上之集會活動」,本學年首次,更提前將「通識教育講座課程」改為現場人數控管實名制與梅花座、線上同步教室的方式進行。而演講人吳文希教授,亦在遠端使用會議通訊軟體與東大湖畔講堂連線。

1100514_通識教育講座_吳文希老師

臺東大學曾耀銘校長到現場向遠端的吳教授致意,表示能夠請到重量級學者來與同學分享重要的知識相當難得,但為了良好控制疫情傳播狀況,運用現代科技來讓同學克服無法親炙大師風采的困難,亦是不一樣的嘗試。

吳教授準備了非常豐富的資料,從最新的氣候異常研究談起,除了溫度持續上升造成的極地冰層融化、到處發生的乾旱與洪水氾濫、颶風與龍捲風,都是大自然反映的警訊。

至於為何農業會與氣候異常和自然警訊發生關聯?是因為農業與養殖業息息相關,而因為養殖必須砍伐的植栽,以及農業化學肥料產生一氧化二氮(N2O)排放,都是循環惡化環境的殺手,更使全球植物瀕臨絕種,動物多樣性也喪失。

要顧及人及生態健康者,應該仰賴新時代的有機農業,國際間已有共識「有機農業才是解決氣候變遷之道」,成立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M),強調土壤、生態系統及人類健康的生產系統,倡導食物營養價值與食品安全,更主張田園活動可以造成有效的療癒效果。

通識中心郭美女主任表示,吳教授以他豐富的學養,為同學帶來新知,也與目前世界疫情和氣候異常、臺灣的水情、電力吃緊有莫大關聯,期待同學在講座中,能有啟發與反思。

 

1100514_通識教育講座_吳文希老師   1100514_通識教育講座_吳文希老師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