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人社中心】Pacavalj布工坊U人社中心 -「我們一起完成一個展」 策展交流活動

「我們一起完成一個展」 策展交流活動

由大鳥pacavalj布工坊與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以下簡稱人社中心)合作策展的「我們不只賣布包:大鳥Pacavalj布工坊與地方的多樣連結」即日起展覽至2021228日,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參觀。

1

圖資館展覽會場–展期:109.09.24-110.02.28

    此展始自人社計畫「局內的Djalan(路)與局外的Tjekeza(橋):南迴區域主體性的共構與創生」團隊中的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葉淑綾老師,葉老師經帶領學生進行田野實作與布工坊接觸後,發掘布工坊經營模式有獨特在地性,因此有此展覽發想,展出內容由人社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李建霖、助理楊濬瑄與布工坊經理及設計師溝通討論,並進行更細緻的田野訪談,展現出「田野調查」課程中累積的成果。

    109114日上午10時,於本校圖書資訊館湖畔講堂辦理策展交流活動

,由葉淑綾老師分享自己與布工坊的緣份及策展概念,並由人社中心博後李建霖,講述人社中心與地方共作關係的精神與工作內容,並以「設計師走秀」橋段介紹布工坊設計師們;布工坊經理表示,走秀讓布工坊最重要的力量-總是在幕後縫製的設計師們,走上台前被看見,是非常有意義的儀式;布工坊設計師們穿著印有自家logo的深藍色制服並拿著近期製作的包款,在舞台上展現自信與笑容。

2

3

公事系葉淑綾副教授開場分享

Pacavalj布工坊設計師舞台初體驗

Talk show的主題為「團結力量大笆札筏布工坊的生命故事」,起因為讓不曾到過布工坊的同學,了解布工坊核心為設計師,與經營10年來所遇到的各種難題;布工坊經理也分享自己從不懂包包製作,到帶著設計師們摸索適合的工作模式,並找到自我風格,成功創造市場區隔的心路歷程。另外,布工坊有意識的參與地方公共事務,進一步做到產業連結,透過多角化經營,達到資源適當分配,也是能持續運營的關鍵;在Q&A時,同學把握機會詢問更細緻的問題,由於經理對地方生活情境的掌握,而能夠對種種問題侃侃而談,順勢調整作法及溝通模式;因此她強調,布工坊的經營模式「並不能複製」、不一定適用在其他地方;在地產業,如何在地性的經營,於這場talk show能得知一二。

4

5

經理talk  show,分享地方產業獨特的經營模式

QA時間,參與學生展現對布工坊的好奇心

同時,博後李建霖與助理楊濬瑄帶著族人前往圖書館參觀展覽,透過展覽讓族人了解人社中心與布工坊的合作及布工坊的作業模式。接著,圖資館讀服組組員林珉如帶著族人參觀圖資館空間,讓部落族人認識本校優美的環境,進而鼓勵他們的子弟來本校就讀。透過與學生一起DIY布包,體驗設計師的日常;學生與大鳥部落長輩邊做邊分享自己的小技巧、相互協助成為本活動一幅美麗的畫面。

6

7

圖書館員林珉如帶大鳥部落族人參觀圖書館空間

大鳥部落族人於鏡心湖畔開心合影

8

9

DIY時間,與會者體驗布包手作

DIY時間,學生協助長者穿繩串珠

                經過一個下午的熟悉,茶會交流活動時,族人們突然興致一來,現場帶起大鳥的歌舞,並自然地邀請學生們加入,結束後更有同為排灣族的學生認親,現場氣氛愉快溫馨。另一方面,設計師們也在這段期間由博後李建霖導覽展場。原本熟悉的日常工作狀態、常用的工具物件在展覽中呈現,對她們而言更有種奇妙的感覺。

10

11

突如其來的會後會-歌舞時間

突如其來的會後會-排灣族學生來認親

   

12

13

設計師終於親自來觀展

設計師:我們在那邊

         透過本活動宗旨「見習、分享與交流」,不只讓學生認識台東在地產業奠基地方慣習而發展出的獨特運營模式,也希望藉由東大師生的故事分享與熱情接待回饋設計師;她們都是第一次踏出布工坊,聆聽經理講述布工坊的故事,在展覽中,也期待她們能看見自己工作的獨特性,對被邀請前來的部落長輩與親友來說,則是有機會更認識布工坊,並體驗當「一日大學生」的樂趣。

14

「我們一起完成一個展」活動圓滿落幕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