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南島文化中心】'Orip i riyal 海海人生: 第二屆阿美族海洋文化體驗營

'Orip i riyal 海海人生: 第二屆阿美族海洋文化體驗營

阿美1

本校南島文化中心與國家海洋研究院及都蘭部落合作,於109年8月28日至109年8月31日在都蘭部落展開「'Orip i riyal 海海人生: 第二屆阿美族海洋文化體驗營」。8月28日始業式,當日國家海洋研究院邱永芳院長也親臨現場,並表示由於去年辦理「'Orip i riyal 海海人生: 第一屆阿美族海洋文化體驗營」,受到熱烈的回響,因此今年體驗營多擴充至磯崎、都歷、都蘭三個阿美族部落辦理,讓學員們能更加深入體驗了解阿美族海洋文化。

阿美2

活動第一天,都蘭部落青年小翔帶領學員們一起走踏都蘭部落,在部落內隨處可見大葉欖仁樹,小翔與學員們分享,小時候很少零食可吃,大葉欖仁樹果實的果核是大家童年回憶裡的美味零嘴,味如花生,非常好吃。現在的小朋友們因生活資源較為豐富,就很少會主動地要求品嚐這樣的味道了。晚餐後,小翔帶學員們體驗都蘭阿美族式敬酒,透過敬酒了解到都蘭部落阿美族人的文化與生活,以及年齡階層組織對於阿美族部落文化傳續的重要性。

活動第二天早上,都蘭部落的青年團隊帶領學員們,沿著都蘭海岸線礁岩區及消波塊走動,陽光均勻的灑落在都蘭灣上,太平洋泛出靛藍色、青藍色的波紋,一同感受東海岸邊南段的放鬆氛圍。青年團隊提到,如一灣新月般的都蘭灣沿岸,承載著阿美族人數百年來的記憶與故事,每個東海岸知名景點,都有在地阿美族祖先們過往給予的名字,例如:都蘭海灘(阿美語地名anapenoan,意旨部落山海交界處)、加母子灣(阿美族語地名Kamot 是指可徒手抓魚的地方)、美麗灣(阿美族語地名Fudafudak,指這裡的海面如星星般閃亮)、小野柳(阿美族語地名cifoisay 指這裡是星星很多的地方)、富崗(pasawali 村莊名稱,也是海岸地名)等,如果未來能將這些地名正名,讓所有的路標有機會更正,就能讓更多台灣人了解阿美族文化深層的意義了。

下午為魚類命名分類課程,其中提到的鸚哥魚(Pihokukay),除了會吃白化的珊瑚及海藻,更是海底珊瑚區域的清道夫,並還能保護海底珊瑚礁區域的生物多樣性。都蘭部落青年古將說:「鸚哥魚是一種警覺性非常強的魚類,白天非常難捕捉,晚上為牠的睡眠時間,因此到了晚上就會漁獲豐收,但為保護海洋生態,族人都會特地在白天時跟牠正面迎戰。」晚上進行部落傳統歌謠教唱,並從歌曲中學習阿美族語字彙、文化意涵,讓學員們直呼學習到了語言特別的涵義,很是有趣呢!

活動第三天一早,都蘭部落講師們,引領學員們到都蘭部落南方的加母子灣(Kamot)撿螺貝類,Kamot(意為徒手抓魚),是原加母子灣的阿美族語地名,在過去沒有魚槍的年代裡,人們會徒手在海灣內抓魚。早上9點左右開始退潮, Kamot 的海水清澈見底,礁岩搬動一下就看到許多笠螺、海蔘、螃蟹、大拇指寬長度5公分以上的蝦子、馬糞海膽…等,生態非常豐富,漁獲豐收,這些也成了學員們中餐石頭火鍋的主要食材。

下午的重頭戲海流與救援課程,讓學員們暸解到,要親海及玩海,首

先得了解所在海岸的海底地形,因海底地形會影響到是否有浪及海流的狀態,例如:都蘭部落有沙質海岸、珊瑚礁海岸,所產生的海浪也會有所不同。在課程中也提到,衝浪時懂得避開或是利用離岸流,另外救人前得先保護好自己,冷靜地用腦袋判斷現場情勢,才能平安的助人脫困。

營隊活動來到最後一天,學員們分享這四天的收穫,本次的學員之一,來自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大學部的學員,曾秀雯說:「這幾天學習到傳統地名與漢字地名分別的不同意義,若只有知道漢字的地名,就不會知道傳統地名美麗又深層的含意,對這個地方也就不會有認同感了。」

阿美3

都蘭部落的阿美族籍青年,古將‧米茲固說:「大學畢業後,我虛度了一段時間,從23歲才開始正式接觸海邊生活,在部落學習具豐富且深層的海洋文化,這4天3的體驗營對你們來說只是一個開始,希望未來大家還是要繼續用生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海洋。」

此計畫主持人蔡政良老師總結:「太平洋上的東加王國有一位學者,曾提過海洋是道路,不是阻隔,我們必須向外連結,海就連結的象徵。4天的體驗營,就是希望開拓這條文化的道路,未來的路還很遠,阿美語有一句話,mala’ayaway a lalan, tayra i daoc,意思是說路很遠我們一起走到永遠。」

 

阿美4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