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焦點專欄-資訊工程學系 陳世曄老師】亦師亦友 為學子們打開世界的窗

亦師亦友 為學子們打開世界的窗

撰/107級華語系蔡昊佑

從都市到偏鄉  用熱情翻轉偏見

現任資訊工程學系的陳世曄老師,是從2017年8月開始於本校任職,也是目前資訊工程學系最年輕的老師,老師剛到臺東的時候,常會被問說:「你們臺東是不是很落後啊?你會不習慣嗎?」但世曄老師總是笑笑著說:「來臺東服務我一點也不會感到不習慣,臺東雖然位於臺灣東部,但也因為臺東大學校區座落於中央山脈與太平洋之間,使得臺東大學擁有壯麗秀雅的校園美景,更有獨特的原住民文化,讓我不自主地愛上這美麗的東臺灣,去年加入臺東大學之後,也認識了許多充滿教學熱情的教授們,我們未來將共同發展特色的課程與教材,共同來翻轉固有的外界偏見。」就是因為世曄老師的熱情,讓學生除了很喜歡上世曄老師的課程之外,也很喜歡去研究室找世曄老師為自己的人生解惑和開導。

混血世代的奇幻旅程 讓教育變得有溫度

世曄老師表示自己生於所謂的「無動力世代」,自己想追求的生活是什麼都不知道,亦缺乏學習動機與目的,就讀大學時,只會盲目的跟著大眾選擇科系,在家人傳統的刻板觀念下認為男生就是要選擇理工科系,選文組以後工作出路會較受到限制。雖然當時對文組比較有興趣,但也因為父母的建議,就決定依他們的期望來選科系,一路從電機、資工、機械…等理工科系選填下來,到最後考上了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一般大眾都以為資工系就是整天打電動、或是可以做出一個很棒的系統、寫出很棒的程式來改變世界,但進入之後才發現學的東西大多是數學和邏輯概念為主,若是數學和邏輯不好的同學會讀得很痛苦。並且在大學宿舍的生涯其間,除了自己以外,其他同寢的室友都是拿書卷獎的卷哥,因此當時壓力特別大,但也特別感謝那時候他們的督促,讓我也不至於落後太多。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位室友對我說:「世曄我發現你在系統的使用者介面設計這部分蠻有天分的,你要不要考慮去鑽研這些技術,像是如何設計出好用的程式介面來改善使用者操作經驗」,聽到這些其實會發現,當程式工程師在開發系統時,往往所著重的是系統的功能以及運算的效能,但往往忽略了系統的有用性與易用性,而陳老師說自己就像是系統前端與後端之間的超連結,把工程師做出來的東西,賦予溫度、美化,讓它能夠進化成一個更貼近人性的系統。

隨著科技的進步,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掀起了一波熱潮,改變了傳統資訊融入教育的方法,數位教育不再只是單純的透過電腦來進行輔助教學,透過行動載具無所不在的特性,改變了學習和生活的習慣,教育是個百年的大業,既然這是一個趨勢,那為什麼不把它透過教育策略跟自身的數位能力做結合呢?讓學習可以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於是碩士班就開始往這方面去發展,選擇就讀臺北市立大學資訊科學系數位學習科技組,在確認自己的志向之後,決定再繼續前往國立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資訊與應用組攻讀博士,將自己在碩士期間所學得教育理論與實務透過資訊力讓它可以幫助到更多莘莘學子。

不一樣的際遇  成就不一樣的教育者

陳老師提到自己在成功大學就讀博士班時參加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的際遇,他永遠無法忘記第一次發表論文時,或許是上天刻意給予磨練,在他前一位的論文發表者竟然是美國麻省理工畢業的博士,透過對方與自己的研究成果比較,瞬間開拓了自己的國際視野,但是也了解了自身研究的不足,在研討會中更是結識了不少國際學者,讓陳老師確立了未來想要研究目標與方向。這就像晏殊在詩中所提到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感覺吧。在另外一次的會議中,前一位發表學者是美國普渡大學的終身特聘教授,[我永遠忘不了一位白髮蒼蒼的國際知名學者,在發表他的研究時那種眼神充滿著熱情與做研究的堅持,這點燃了我想終身投入教育研究的念頭],這讓他知道了一個人對於自己熱愛的研究真的可以達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陳老師興高采烈地說著。

一個好的學習策略  讓學習事半功倍

世曄老師說當自己投入應用科學教育這塊領域後,發現許多人會誤以為學習的能力與智力有關,認為學習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特性,如同眼球顏色,全憑基因決定。若此假說成立,有些人們天生就是學習者,何必花力氣加強這項能力?大部分的人總認為,想要專精於某個領域,沒有不二法門,只有多加練習便能熟能生巧,卻沒有好好思索要運用什麼樣的策略來幫助學習。但現在是屬於跨領域的混血的世代,有越來越多研究已清楚顯示,學習成效是可以刻意運用練習,並設定專門的策略來進行提升,我們便能更快、更有效地培養專業知識。簡單來說,大家都能讓學習變得更簡單。

學習不應該再用工業時代的運作方式,要求學習者投入冗長的「學習工時」,卻從來沒有檢視、提升學生在每堂課可以得到「有效的學習」。應該要聚焦於策略,幫助老師利用新的方法,重建失落的學習心態。因此近幾年研究大多關於情意學習(Affective Learning)與情感學習(Emotion Learning)並透過生理資訊的蒐集與分析,根據學生現在的學習狀態去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策略。什麼是情意學習呢?例如當學習者很討厭一位教學者時,無關乎教學者在專業知識是否表現傑出,會因為學習者不喜歡他,而抗拒他的教學,導致學習者在該科目表現不佳,透過這樣子的心理去影響生理上的行動,相反的,像是偶像崇拜獲得了關注與認同感,學習者對於學習會比較積極。而情感學習,則是會隨著時間進行變化起伏,例如今天在口袋裡發現了兩百塊的小確幸或是被分手的傷心欲絕,也都是會影響學習的原因之一。怎麼去改變策略或是怎麼去判斷他的心情,在傳統的教學中絕大部分都是透過事後的問卷調查,但問卷調查常常會因為學習者為了成績而口是心非。因此採用感測器去收集學生的生理資訊,再透過大數據分析,去了解學習者真實的學習歷程,並能夠根據每位同學的情況,即時變換策略達到適性化,以幫助學生激發創造力、釋放想像力,哪怕是在虛擬世界中也能達到更好、更有效的學習。

校園的擺渡人  指引學子夢想的道路

世曄老師說自己在學校就像是校園的擺渡人,徘徊在校園裡,專門幫助迷途的學子,幫他們指引一條道路,因為看過無數懷抱著夢想的同學進入校園,來到夢想的園地繼續築夢,年輕的學生們總有著許多的夢想,年輕可以不斷地作夢,夢可以很大,也可以不斷無限發散,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現實生活中總會遇到的多的困難,往往許多阻礙會讓你的夢想沒有辦法實現,而老師的目的,就是需要幫助他們進行收斂,進而幫助他們指出一條可行的道路,進而協助完成他們的理想,才不會讓他們覺得人生這條路這麼窒礙難行,以至於不像個獨立無援、沉默的孤島。

所以世曄老師說自己常對同學闡述兩個觀念。「夢想這條路很辛苦,但就算跪著也要給他走完,千萬不能放棄,因為當你放棄的時候,就真的沒有希望了。」人生最難得的地方不是克服了挫折打擊,而是面對挫折打擊時沒有失去夢想與熱情。「世界上並不是只有是非題而已,有沒有既定答案之外的第三種選擇?」世曄老師常和同學說,其實你們的聰明才智不輸給任何人,只是缺乏了一點自信心,不知道自己的潛能有多大,就像魔術方塊經由不同的排列組合,會有不同的樣貌,你們有著無限的可能。就像鯊魚和獅子的戰鬥,你們認為誰會贏?挑對戰場很重要,看是在水域或是陸域,將自己擺在對的位置,一定都能發光發熱。

了解更多-資訊工程學系 陳世曄老師

http://wcsie.nttu.edu.tw/files/14-1019-69115,r507-1.php?Lang=zh-tw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