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南島文化中心】南島文化中心「臺灣青年文化園丁隊」 再次拜訪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南島族群部落

南島文化中心「臺灣青年文化園丁隊」 再次拜訪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南島族群部落

南島

文化部為鼓勵臺灣青年進行國際文化交流,將臺灣的社區營造經驗與國際分享,105年開始進行「臺灣青年文化園丁隊」交流計畫。南島文化中心曾於106年,由南島文化中心蔣斌主任帶領臺東大學師生團隊,到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與比達友族(Bidayuh)部落進行文化交流。南島文化中心所組成的青年文化交流團隊今年再次甄選上文化部的「臺灣青年文化園丁隊」,於暑假期間再訪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與比達友族Annah Rais村及Nyegol村進行文化及社區營造交流,也與砂拉越大學及新堯灣社區有了第一次的接觸認識。這次的臺灣青年文化園丁隊成員來自不同生活背景,有泰雅族、卑南族、撒奇拉雅族、阿美族、客家籍、閩南籍的隊員,和馬來西亞的東馬砂拉越州族群文化組成相似,更深化團隊成員與砂拉越州多元族群文化的認識與連結。

 

南島文化中心

南島文化中心的臺灣青年文化園丁隊,曾在106年底參訪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的比達友族部落,和當地族人們建立起深厚的情誼,發現當地文化和臺灣南島族群文化的極高相似性。如:傳統比達友族的長屋通常會設置一處獨立的頭屋(稱baruk或pangah),這是比達友族勇士的聚會所,頭屋有如臺灣卑南族的巴拉冠,或是排灣族、阿美族、撒奇拉雅族的會所建築;語言也有些相似,比達友族語的Kakak意為姐姐,而排灣語稱呼姊姊也是Kakak。既陌生又熟悉的環境,讓遠在馬來西亞的青年團隊,突然有種「回到家的感覺」!

南島文化中心臺灣青年文化園丁隊首先抵達位於西馬雪蘭莪州的巴生市,因河港開埠的地理位置影響,巴生市是早期最蓬勃的城市,也促成吉隆坡市成為首都的地位。巴生市在卸下繁榮面貌後,保留了百年歷史的歲月痕跡;走過巴生火車站、肉骨茶起源地、雙層共構的哥打橋、五大宗教匯聚點、後街、印度街…等等,而在地青年團隊Play!Klang Coshtel結合現代與歷史,以文創及社造的概念,重現老城風華。接下來拜訪位於砂拉越州的古晉市中華第四中學(1948年曾為中華民國的領事館),古晉四中分享了多元族群教育的推動經驗,古晉四中不侷限教室學習,帶領學生們走入社區,讓學習融入生活的習慣。

青年文化園丁隊今年與創辦「Into The Wild Borneo走進婆羅洲」的砂拉越州文化工作者田欣穎小姐合作,一同前往比達友族的Annah Rais村莊及在文莪水壩上游、近年發展生態旅遊頗具特色的Kampung Nyegol村莊,相互分享族群部落發展、文化觀光及社區營造經驗,也交流彼此的經驗。田欣穎小姐近年來長期陪伴著Nyegol村莊盤點社區優勢,才逐漸地有在地比達友族青年共同組成「Bayan atuh ecotourism zone」組織,推廣文莪上游的生態旅遊,並且為日漸消逝的比達友族文化保存做努力。

南島
(南島文化中心的青年文化園丁隊協助興建地方教堂)

南島文化中心

在「Bayan atuh ecotourism zone」青年團隊的帶領下,南島文化中心臺灣青年文化園丁隊,搭乘小船、踏著山徑、走入溪谷、攀上山嶺,認識有如仙境般的文莪上游Nyegol村莊,學習比達友族Semban語系生活用語,參與正在進行的地方興建教堂、植樹活動,觀摩在地偏鄉巡迴醫療執行、傳統美食製作、農業生態觀摩等活動,學習到關於在地的社區營造及文化觀光推廣及永續經營的理念。參訪過後,南島文化中心及Bayan atuh ecotourism zone受邀至巴達旺市議會,市議會主席兼砂拉越州議員Y.B羅克強進行文化交流,期待將來可以促進臺灣及砂拉越州的文化及社區營造的互動。

結束於比達友族Annah Rais長屋的文化觀光與社區營造交流活動後,青年文化園丁隊馬不停蹄的至東馬砂拉越大學(UNIMAS)進行參訪交流。砂拉越擁有多元的南島族群文化,砂拉越大學擁有著臺東大學相同文化推展及交流的使命,兩校相互分享自己國家的部落發展、語言學習、文化藝術及青年如何帶動部落發展等經驗,期望未來有更多的族群文化交流。結束砂拉越大學的交流拜訪,青年團緊接著來到近年社區營造經驗相當成功的新堯灣社區,新堯灣社區為少數保留完整百年木造建築的社區,更利用歷史建築結合文化觀光打響名號。新堯灣鄉村發展委員會青年團黎德鴻團長,帶著臺東大學青年文化園丁隊走訪新堯灣大小街道,細細介紹老街特色,令人振奮的是,當地居民參考是臺灣社區營造經驗!再加上保留新堯灣文化底蘊的理念,讓這條原本已被淡忘的老街重新獲得青睞,社區營造大為成功。新堯灣在地除了擁有高比例的客家人,也有眾多的比達友族,原客混居的村莊,居民們不分你我、共同為社區未來發展努力,以臺灣經驗為借鏡的成功案例,讓大家深受感動,更確定每位成員為文化傳承努力的心。

南島文化 南島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