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焦點專欄-原住民族教育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熊同鑫主任】緣民、原民、圓民、元民

緣民、原民、圓民、元民

-原發中心熊同鑫主任專訪

致力保存原民語言

熊主任「原住民族教育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原發中心),座落於臺東大學臺東校區內,30多人的中心團隊,鎮日為了推展原住民族文化而四處奔走。中心的成員的加入,除了自身對原民文化的喜愛之外,更多原因是被一位執著於原民教育的老師所感動;這位靈魂人物就是原發中心的熊同鑫主任。

熊主任為本校幼兒教育學系教授,美國喬治亞大學教育心理學系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教育統計研究。教育統計需要透過眾多繁複的電腦運算,與原住民族教育有著天壤之別的差異。熊主任怎麼會投入原住民教育呢?熊主任說,民國90年開始協助教育部編輯發行《原住民教育研究季刊》,因而逐步瞭解原住民文化、也愛上原民文化。每一次深入部落,越發覺族群母語的衰弱、部落孩子面臨教育不完整的困境。熊主任發現,部落語言是原民文化重要的元素,唯有確保原民語言的傳承,才能讓原住民祭祀、慶典等文化特色得以完整保留。自此,他心念一轉,便一頭栽進原民教育研究。

身先士卒,考取阿美族語能力證照

臺東縣總人口約25萬,其中近8萬為原住民族,包含阿美、卑南、布農、雅美、排灣、魯凱、噶瑪蘭等六大原住民族。每個族群以歌聲、語言、文字傳承自身文化,讓臺東成為充滿濃厚原民文化風貌的魅力城市。

熊主任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與部落耆老的凋零,勝任族語教師的人數逐年減少;因此,培育原住民族語師資培育成為當務之急。熊主任理解,單靠中心的能力,無法負荷傳承培育語言的工作,因而積極拜會原住民族委員會,最後終於成立「原住民族語言臺東學習中心」。有了原民會的資源挹注,原發中心與師培中心合作開設族語教師學分班,不限族別,只要對原住民語言有興趣者皆可修讀。身先士卒的熊主任更是潛心研讀,考取了原民會阿美族語初級能力證照,這讓學分班的招生更有了說服力。

原發中心也投入大量資源製作六大族語學習教材,提供各單位使用,期望原住民族語言未來能成為學校特色。只有越多人投入與使用,才能讓人愛上原住民文化與語言,才有機會培育更多族語教師,保留這珍貴的南島風情。

攜手合作,多元且多原

熊主任

為了打造原住民學生圓融永續之教學環境,原發中心承接了科技部原住民科學教育推動計畫,建立科學教育永續平台,進行相關科學教育研發工作事項,並成立教育部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讓本校及縣內原住民學生,可藉由資源中心空間與輔導工作,建立連結,達到自我與文化之認同。

除此之外,中心亦參與臺東縣社區大學相關原民文化課程,透過在地共生與多元文化融合,建構在地知識與培育人才,並將所發展的原住民教材,推廣至全臺各原民中心,共同為原民語言與永續文化所努力實踐。合作對象包含教育部、科技部、原民會、縣市單位。這些跨領域、跨縣市的合作,都是為了原民文化在地創生與永續發展所做的努力。

理解、尊重、認同:建構南島獨有風情

熊主任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原民文化,從瞭解而喜愛,更進一步成為「原民」部落的一份子,為原民學生建立圓融永續的教育環境,希望最終能形成「多元文化、多音交響」的教育目標。熊主任說,「一般人多誤解原發中心服務的對象只限原住民;其實原發中心服務與推廣的對象是不分族群的。希望大家都能體悟原民教育困境,並且瞭解原住文化之美。」

熊主任
圖:熊同鑫主任(中),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原住民族課程發展協作中心臺東中心揭牌活動,傳統儀式

理解、尊重、認同,不僅是108年課綱中「多元文化教育」所希望推動的理念;更是原發中心多年來建構原民教學與傳承文化的重要主軸。希望在共同的努力之下,原住民族能為自身文化感到驕傲;而融入原住民族特色的臺東城,也將創生出臺灣南島獨有的「多元」、「多原」精神。

了解更多-原住民族教育及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瀏覽數: